是什麼原因讓你選擇到「菜市場」消費呢?
是可以殺價?結帳時店家主動去零頭的貼心舉動?還是買菜送蔥的人情味呢?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,其實存在著許多有趣的文化現象喔!
購買商品時,我們認為自己是經由理性的計算去達成最大效益,對人類學來說,這些看似主動的選擇其實受到文化脈絡影響。文化會賦予物品與行為不同的意義,物品的價值不一定能單純的量化,也會不斷轉變。而菜市場的主要客群「地表最強生物——歐巴桑」,不僅是單純指涉中高年齡層的婦女,還附帶許多刻板印象:貪小便宜、霸道、厚臉皮...…等。這些看似負面的集體形象並非空穴來風,而是根源於台灣傳統性別分工下的養成,要在緊縮的買菜金裡張羅全家大小的食材,實在不容易呀!
用人類學的視角,重新發現菜市場裡的日常吧!
▍本篇文章出自《#貢丸湯》Vol.21「#市場Tone」
📖博客來網路書店:https://pse.is/PYZN9
📖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:https://pse.is/GBRZD
📖上下游News&Market新聞市集:https://pse.is/SC3QA
📖各地獨立書店:https://pse.is/GM9TG
📖全台誠品、金石堂、墊腳石書店
📖域室 CitiSelect:新竹市長安街6號(週二至週日14:00-20:00,週一公休)
電子書
📖讀冊電子雜誌:https://pse.is/QV4CA
📖 Readmoo讀墨電子書:https://pse.is/QQS8S